本報記者 王峰 徐維維 北京、上海報道
不久的將來,知識產權法院將成為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之后,我國又一個全新的專門法院。
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方案》。
“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全國各地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在審判結果上統一,”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郭禾說,“如果知識產權案件的終審法院是同一個,這就能做到?!?/p>
知識產權法院呼之欲出,各地的熱情也漸趨高漲。不久前北京、上海、南京、廣東等地都明確表示想率先在全國設立知識產權法院。
“相關改革不會一蹴而就,我認為《關于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方案》公布后,具體機制還需要繼續摸索?!蓖瑵髮W法學院副教授袁秀挺說。
各地爭奪“繡球”
知識產權法院呼之欲出,各地的熱情也漸趨高漲。
今年2月,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調研組在南京調研,南京市中級法院稱,正在籌備成立知識產權法院。
“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司法專門化?!痹谌ツ?1月舉行的第一屆亞太知識產權論壇上,江蘇省高院院長許前飛說。其2013年2月就任江蘇高院院長后,提出了在江蘇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議。
江蘇的“競爭對手”包括廣東,今年4月,最高法院曾組織了為期一周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廣東行”,廣東省高院副院長徐春建透露,廣東首個知識產權法院有望設在珠三角,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都在積極申報。
2009年,珠海中院就曾設想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并得到了廣東省高院和最高法院的支持,但囿于沒有法律依據,只在高新區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
在各地對知識產權法院的“爭奪”中,鄭州是一匹“黑馬”。在今年1月做法院工作報告時,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稱,將向最高法院申請成立鄭州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知識產權案件。
這在兩個月后得到了最高法院院長周強的回應,周強在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時,表示“將積極推進,認真研究”。
河南省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帶有河南特色的植物新品種侵權案,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強。但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 4 個地區的知識產權案件幾乎占了全國一半以上。2005年時,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6省市占全國案件總數的65.38%。
北京和上海被認為最有希望首先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兩地也都在為設立知識產權法院作準備。
上海試驗
成為中央指定的司法改革試點,上海的動向備受關注?!暗壳吧形从兄R產權法院的具體方案?!币幻咏虾J懈咴旱娜耸糠Q。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袁秀挺告訴記者,在上海,6家基層法院、兩家中級法院和高級法院都已設立知識產權法庭?!捌渲?家基層法院跨行政區域受理知識產權一審案件,比如青浦區法院要審理未設知產庭的虹口區法院管轄的案件”,他說。
在上述接近上海市高院人士看來,“上海市基層法院的知產庭設置已經比較成熟,較可能的知識產權法院設置是,把兩家中院的知產庭合并,設立一家中級法院級別的知識產權法院”。
“以往一中院、二中院法官對同一類案件可能有分歧,合并后就能得出統一的裁判意見?!彼f。
設立這樣一家知識產權法院并不存在體制障礙。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度嗣穹ㄔ航M織法》第28條規定,專門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這樣的法律設計無疑為改革預留了空間。比如海事法院的設立,即是根據198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份決議,這份《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將海事法院的具體設計授權給了最高法院。
甚至還有專門法院是在缺少類似決議情況下設立。如1982年鐵路運輸法院正式辦案,只是經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通知作為依據。
終審法院設在哪?
“理想的狀態是,在全國設立一家知識產權的終審法院?!敝袊嗣翊髮W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郭禾說。
這家法院只能設在北京。在原最高法院知產庭庭長蔣志培看來,“授權”問題是知識產權案件的核心。
“知識產權中的專利、商標、版權,特別是是否授予專利,涉及到科技創新的最關鍵環節?!彼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如果一家公司在上海市法院起訴另一家公司侵犯了其專利權,但被告公司認為原告根本就不應被授予專利,在侵權案件之后,可能需要經歷復雜的行政訴訟程序。
在循環訴訟之中,專利效力始終懸而未決,處于不確定狀態,“這會對在上海審理的侵權案件產生重大影響,上海法院的侵權案件往往會停下來等待北京的行政訴訟案件結果”,袁秀挺曾是上海市二中院一名知產庭法官,“曾經有案子因此停滯了七八年之久”。
“如果審理授權類行政訴訟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同樣審理侵權類案件的終審,那么專利效力不穩定、訴訟拖延問題就能得到緩解?!彼f。
甚至有學者設想,在北京設立知識產權高等法院,上海、廣州等地設立知識產權分院,直接隸屬于北京的知識產權法院,而不是隸屬于地方高院。
設立知識產權終審法院,勢必大大增加北京法院的工作量,以及當事人訴訟成本。目前北京市三級法院知識產權庭共有140余名法官,2013年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4萬余件,全國每年審理的一審知識產權案件已超過9萬件。
蔣志培的看法更為“理想”,在專利授權類訴訟的四級審查程序中,“可以把復審委的"準司法審查"設置成知識產權法院的一審,把原屬北京市一中院的一審設置成二審?!笔Y志培說,
他還認為,知識產權法院還可以直接重新決定、改變錯誤復審決定,而不是僅僅要求專利復審委再做一次審查?!斑@樣知識產權法院的功能和任務量會很飽滿?!笔Y志培說。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袁秀挺說,“但這樣的方案涉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重新組合,以及太多的部門?!?編輯 衣鵬 張凡 譚翊飛 申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