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沒完?美最高法院三審中企操縱價格案
2018-04-2515:50:47來源:參考消息網
核心提示:路透社指出,目前,該案的主要爭議點為是否適用國際禮讓原則,認定中國維C生產企業的固定價格行為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因此,中美兩國反壟斷部門將圍繞中國的貿易政策展開激辯。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道美媒稱,特朗普政府和中國政府24日在美國最高法院對簿公堂,就一起價格操縱案展開爭辯,這起案件也引發了美國法院應該如何處理外國政府提交的法律意見書的問題。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25日報道,此案的核心是多家維生素C采購商提起的訴訟,其中包括得克薩斯州一家動物飼料公司和新澤西州一家維生素經銷商,他們指控中國維C生產商合謀操縱美國市場價格和供應。
本案的被告是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HebeiWelcomePharmaceuticalCo.)及其關聯公司華北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此案牽扯的不止訴訟雙方的公司,連中美兩國的政府部門都主動為訴訟雙方“站臺”。英國路透社4月17日的報道稱,4月13日,美國最高法院批準中國商務部的申請,同意其于4月24日參與中國企業維生素C價格壟斷案的口頭庭審辯論。此前,商務部曾為被告中國維C生產企業向法院遞交“法庭之友”意見。在此次庭審辯論中,法院也將聽取美國司法部代表原告美國維C采購商的意見。
耐人尋味的是,這場被稱為“中國企業遭遇的第一例國際反壟斷訴訟案”已經歷時13年,早在2016年9月美國法院就已經撤銷對華北制藥的價格操縱判決,如今在中美貿易摩擦火花閃現的檔口,本已看到勝利曙光的華北制藥又將再次陷入困局。
據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了解,這起反壟斷訴訟始自2005年,當時包括維爾康在內的4家生產維生素C的中國藥企被美國公司提起訴訟,控訴其通過達成固定價格協議,共同實施了對美出口維生素C產品的價格共謀行為,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
官司一打就是八年。2013年11月,美國一審法院判決中國企業賠償美國原告1.5億美元。出于多種因素,其他三家公司在一審判決前與美方達成和解并給予賠償,只有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一家企業堅持未和解。
對于判決,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提出上訴。此間,中國商務部對此案也給予了支持,并做出了歷史性舉動,向美國的法院以“法庭之友”信函的形式陳述意見。
又歷時近三年,2016年9月20日,美國第二巡回上訴法院認定:中國法律要求被告協商定價,削減維生素C出口數量,因此中國的法律體系與美國的反壟斷法相沖突,這種沖突導致了被告的法律責任。根據國際禮讓原則,判決撤銷原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起訴,發回原審法院并指令原審法院撤銷案件?!度A爾街日報》在當時9月26日的報道中寫道,法院在長達45頁的裁定意見中指出,這些中國維生素生產商“按照中國法律的規定來制定價格并減少在海外出售的維生素C數量,造成中國監管制度與美國反壟斷法之間發生實實在在的沖突。這種沖突是被告履行法律義務所致,在綜合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依據‘國際禮讓’原則駁回原告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