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培先生關于保護中華老字號知識產權的論壇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能參加今天關于保護中華老字號知識產權的討論,王老吉和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能夠聯合發起此次活動,各位嘉賓、媒體同仁的能夠給予老字號知識產權如此高度的關注,十分令人欣慰鼓舞!
中華老字號發展至今,是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名片,也是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和早期知識產權實務探索的典范和楷模。茅臺、王老吉等老字號品牌就曾先后在國際展會上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建國初期尚存的1600多家老字號企業,目前尚存的僅有160家左右。很多知名老字號品牌逐漸衰弱甚至消失。
無論是成功走向世界的老字號,還是已經消失不見的老字號,它們曾經面臨或者現在正在面臨,甚至是將來還要面臨的困擾就是知識財產的盤活、運營、發展和保護問題,這些問題也逐漸成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所要面臨的重大挑戰。
由于缺乏市場經濟的大意識,缺乏商標等現代知識產權的意識,加之國際競爭的激烈,我們與不少品牌崛起的機遇失之交臂。許多老字號品牌資產被迫流失,中國老字號被搶注的情形常有發生,青島啤酒商標在美國被搶注,同仁堂、女兒紅、杜康和狗不理商標在日本被搶注,阿詩瑪商標在菲律賓被搶注,鳳凰商標在印尼被搶注,竹葉青商標在韓國被搶注?,F代知識產權制度的地域性凸顯,全球經濟融合競爭一體化進程加快,無論在科技發展水平還是商業品牌成熟度上,我們仍然處于劣勢。
此外,老字號品牌的商品或者商標被假冒也時有發生,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的六必居醬菜就常被假冒,全國各地許多飯店冒充是東來順的連鎖店。許多老字號企業因為他人的假冒產品假冒服務致使品牌受到嚴重威脅,甚至瀕臨破產。
概括來講,我國老字號的發展存在以下問題:第一,不正當競爭不斷侵蝕老字號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第二,老字號歷史遺留政策問題嚴重,國家扶持和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規缺你失;第三,老字號流失海外,國際保護的話語權和法律措施缺失,導致老字號商標在國外被搶注的事件愈演愈烈;第四,老字號企業乃至社會公眾自身知識產權意識和氛圍淡薄,高質量付費合理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缺乏。
對于上述問題,我從法律層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以改革創新為統領,積極盤活、運營、發展好老字號企業的知識財產,運用現代知識產權法律的各項制度和措施促進、發展和保護老字號,激發老字號的活力,進一步使老字號煥發青春。
第二,要完善現行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強對老字號權利保護,這主要包括:研究界定老字號的地位、屬性、管理和法律保障等諸多法律問題;明確保障老字號的在先合法權利原則;增強著名老字號納入馳名商標認定保護機制的可適用度;加快探索和制定涉及老字號的法律法規。
第三,在體制上加強對中華老字號的知識財產的運營、管理和保護。增強對老字號知識財產運營、管理和發展的多層次多領域協調方式,發揮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多個層級的積極性。對國家來說,應當設有對老字號知識產權管理和促進輔導負有責任的機構,有建議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或者國家工商等主管部門所屬的單獨部門來進行??傊?,要以市場經濟和改革的思維和方式,進一步促進中華老字號的不斷發展。老字號作為知識產權標識權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不言而喻,不可或缺的。
第四,激發活力、強調運營和內部管理,提高老字號的知識財產管理、使用和保護意識。首先,在老字號企業內部,要樹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其次,企業應當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培訓專門的知識產權人才。在老字號企業中,很少有專門保護知識產權的部門,但是一個老字號企業要有國際眼光,要想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專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老字號、地理標志、傳統文化和民間文藝等構成了我國獨特的知識和知識財產資源。對于具有民族特色優勢的老字號,理應給予全社會的充分關注和保護。保護老字號不僅僅是這些老字號企業的事,也不僅為政府的責任,是這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事業,這就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